痛风是以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以关节、结缔组织和肾脏的炎性变化为主的代谢性疾病。当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产生过多、超过肾脏排泄能力时,尿酸即在血液及组织内积聚,形成“痛风”。在急性发作期常表现关节疼痛、红肿,很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。
痛风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,常表现夜问突然发作剧烈疼痛,多以急性关节炎,呈红、肿、痛开始,72小时之内达到顶峰,一两周可自行消失,不经过治疗一般1年内就会复发。发作的诱因有高嘌呤饮食(如动物内脏、沙丁鱼、贝类、浓肉汤、酵母、烟、酒等)、饥饿、劳累、外伤等。高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易形成痛风石,多见趾骨关节周围,亦可形成肾结石等。
随着时间的推延,痛风屡屡发作的关节,不仅组织损害,而且骨质的关节端有侵蚀,再加上痛风石的沉积,使关节呈慢性炎症和关节畸形,很易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混淆。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常呈亚急性或慢性,3—7天(或更长时间)内症状达到顶峰,一般不能自行缓解,主要累及小关节,并且多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,晨僵明显。化验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。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114黄页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
【重要提醒】 转发本信息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,被转发超过20次,信息将自动置顶一周!